大师设计也“翻车”!安藤忠雄遭业主质疑,柯布西耶差点惹官司!网友:我不入住,就是杰作!

如果我不入住,它就是杰作!

——某网友

通常来说,大师级的建筑都会被奉为神坛,无论是它的整体造型,还是细节设计都会拿来当作教科书级别的案例。

但大师也“翻车”,你们相信吗?而且翻车也能翻出个“世界一流的‘失败’之作”。那么,今天日站君就来说几个喜闻乐见的大师车祸现场。

大师设计别墅,惨遭业主不满,对簿公堂

· 住吉长屋:冷到无法居住 · 作为安藤忠雄处女作的住吉长屋,在他的建筑生涯中可谓是举足轻重。

当年,安藤刚刚从拳击手转行到建筑领域,满腔热血,正好佐二郎夫妇(住吉长屋的业主)委托他设计自己的家,而安藤也准备大显身手。

历经一年多的时间,新房子终于落成了,但几乎所有人都满脸疑惑。

因为住吉长屋格格不入的外型,邻居和路过它的人都表现出了“这是住宅?”的疑惑,而佐二郎夫妇的老母亲,站在房子里,也疑惑的问:“这房子已经完工了?”“这房子能住人吗?”

更糟糕的还不是外型,是当佐二郎夫妇真的住进去之后,才是真正崩溃的开始。

夫妇:安藤先生,天气冷的时候怎么办?’

安藤:多穿一件衬衫如何?

夫妇:如果变得更冷,怎么办?

安藤:那就再多穿一件吧!

夫妇:变得非常冷的时候呢?

安藤:那就请忍着点吧。

夫妇:嗯好,那我努力一下吧

产生以上这段对话的主要原因是,安藤在房子里设计了一个露天中庭,他认为现代人为了居住的便利而舍弃了个性,失去了与自然的连接,而与自然亲近的建筑是更好的,居住者自己要去思考: 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居住方式。

确实,安藤设计了没有屋顶的房子,平时风会吹进来,雨也会下进来,在自己家里就能感受春夏秋冬、刮风下雨,确实是个够自然的房子。

无风不起浪,难怪有外界传言住吉长屋连上个厕所都要打伞。

不过好在夫妇并没有找安藤的麻烦,只是忍着住了40多年。看来做大师的业主,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。

· 范斯沃斯住宅:四面通透、毫无隐私 ·

但像佐二郎夫妇脾气这么好脾气的业主,可不是回回都碰得上的。我们伟大的建筑师密斯·凡德罗先生就没那么好运气了,这一次他差点被告上法庭

竟真的有这么严重?这要说起密斯·凡德罗著名的范斯沃斯住宅了。

对范斯沃斯住宅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,这个住宅是密斯“less is more”理念发挥得最畅快的一次,范斯沃斯住宅一度被业内称为是他现代主义理想下史诗般的作品

看向整个建筑外观,确实密斯将简洁的表达以及克制的审美把握得恰到好处,同时四围的透明玻璃让建筑与外界环境完美地融合起,仅在1950年落成,确实是个杰作。

就算拿到半个世纪过后得今天,这座建筑仍被当做一件惊世名作来崇拜。

但当我们抛开范斯沃斯住宅的名声与前沿的建筑理念,回归到居住本身上,境况就没有这般乐观了。我们能看到的只有一个正在抓狂的业主。

密斯凡德罗为了住宅的空间与空气得以自由流动,四周设计了几乎全透明的玻璃,这给范斯沃斯住宅的业主造成了相当大的隐私困扰

业主曾在《好与坏的现代建筑之间的战争》(1953年5月发布)中说:“事实上在这座四面都是玻璃的住宅中,我感觉我就像是一个徘徊的动物,永远处于警惕的状态。即使在晚上我也不能安眠。我感觉每天都处于警备状态,几乎不能放松和休息……

而且住宅的钢架以及玻璃的构造,让整个房间几乎没有隔热和隔音,隔音我们暂且可以容忍,但当地具有冬冷夏热,温差巨大的气候特征,隔热功能的缺失代表着房内温度变化令人抓狂。

更要命的是,密斯也没有考虑住宅旁边的河流,导致一到了汛期整个建筑就被淹没在水中。

· 流水别墅:潮湿阴冷,业主被迫搬家 ·

这边范斯沃斯住宅被水淹没,导致业主不能居住,被迫搬家,而大师赖特手中的流水别墅也正在遭受着同样的命运。

赖特的流水别墅与范斯沃斯住宅先后建立,在那个时间段,像流水别墅这般将建筑与自然完好的融为一体的作品,真的令人大为惊叹。

但流水别墅从建造过程中就开始“反人类”了。赖特“一意孤行”运用了当时并不能完全安全投入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悬挑结构,导致了后期外部的悬臂时刻面临着坍塌的风险

并且由于位置坐落于小溪之上,潮湿阴冷让整个建筑无法居住,还有,与范斯沃斯住宅相同的是,到了汛期都会被水淹没。

· 萨伏伊别墅:漏水严重,无法入睡 ·

日站君发现“房屋漏水”简直是大师们建筑之路的绊脚石,密斯凡德罗和赖特都先后在此翻车,而我们的功能主义的祖师爷——柯布西耶,也未能在此方面幸免于难。

同作为别墅住宅的经典,柯布的萨伏伊别墅当年也被认为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。

但正是这个经典,为业主带来了不少麻烦。当年,柯布在建造时,不顾业主一家的反对,将一贯使用斜屋顶改造成平屋顶。

但是实际建成之后,由于施工质量的疏忽以及对排水缺乏考虑,房间的屋顶开了缝,漏水严重,糟糕的是,直接导致了业主儿子得了肺炎

更糟糕的是,业主住进别墅一年之后,房子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了,整个屋顶全方位漏水,漏水的声音频繁且规律有序,令人无法入眠。

最后,业主一家实在无法忍受,搬出了别墅,还差点将柯布告上法庭,但彼时刚好二战爆发,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
· 中银胶囊楼:发霉漏水、惨遭吐槽 ·

除了几位大师的别墅住宅翻车,这一环节不得不提起我们的老朋友黑川纪章的银胶囊楼

当年关于中银胶囊楼的建起,是非纷争不断。但无法撼动的是中银在建筑史上的地位,以及黑川纪章的设想——以自由删减、随意搬运、快速复制的建筑,也足够的超前。

▸1970年,胶囊塔兴建过程

但如今关于它的吐槽数不胜数,房间过小,漏雨等问题层出不穷。

发霉问题更是见怪不怪。

以至于,前段时间中银胶囊楼传出消息即将惨遭被拆除的命运

· 迪士尼音乐厅:巨型反光镜 ·

如果说大师的建筑为业主带来了困扰,要么容忍要么离开都算得上对的选择,但盖里的著名建筑迪士尼音乐厅,就不是这般了,它的建起带来的是周围居民的困扰。

因为它特殊的建造外型,使得它的表面好比一个“巨型凹面镜”,强烈的阳光经过反射后,过热的焦点令人难以忍受。

眩目的聚焦光影响了开车经过这座大楼的司机,附近的住宅建筑注意到空调的使用频率增加了,附近垃圾桶都会自燃,甚至煎鸡蛋都不在话下。

不仅令周遭的市民困惑,连路过此地的人都避之不及。

以上就是日站君为大家准备的“世界一流的‘失败’之作”,那么,看完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师的“翻车”作品,是不是有种莫名的爽感!

如果我们抛开建筑理念不提,只单纯的看热闹,会发现每一个建筑背后的故事都充满着戏剧性,有业主的苦苦忍耐,甲方的屡次反对,甚至是因为不满而对簿公堂,我们会在此惊讶的发现,原来大师也有着人间烟火气呢!

没有他们的“翻车”,何来的现代建筑

但如果我们再将建筑理念捡回来,整体的去看一看,就会明确的知道,安藤忠雄并不是要为难客户故意修建露台,而是因为现代人失去了与自然的连接,所以他想通过建筑让居住者思考: 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居住方式。

赖特也并不是希望流水别墅潮湿到无法居住,而是想完整的表达建筑与溪水、山石、树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的理念。

黑川纪章更不希望中银胶囊楼发霉到需要拆除,而是为了他曾预言的:城市人口将大规模流动,人们不再渴望房产,而是开始重视流动的自由。

即使真的是形式无法适用于功能所需,但他们的建筑理念仍具有开创性,仍带领了现代建筑的前进,仍突破了建筑空间与技术与形式之间的关系。

可能即使让柯布西耶、赖特、密斯·凡德罗......站在自己作品面前,正面的去感受它们这样那样不堪的境遇,他们也一定会摇摇头说:“实用性确实差了些,但没有改的必要”

如果非要用一句话为大师的“翻车”建筑开脱,那么日站君想一定是:没有他们“翻车”,怎么会有现代建筑。

参考文献:

《盘点那些不被业主认可的大师住宅作品》建筑师疯人院(ID:Archifun)

图片素材:

谷德设计网

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

本站文章视频皆是从网上转载收集而来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!
声明:文字图片素材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,如若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,我们只做分享之用,不用于商业。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-- 展开阅读全文 --
我们家族从猴开始算也没挣到 13 亿
« 上一篇2021-12-22
大数据:适婚年龄男比女多1752万,九五后:“谁急?反正我不急”
下一篇 »2021-12-31

发表评论

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
没有更多评论了